300升精釀啤酒設備生產精釀啤酒時如何防止發酵異常。發酵是生產各型啤酒都不可或缺的關鍵步驟,今天濟南中釀機械設備有限公司的小編就為您具體介紹一下啤酒設備生產精釀啤酒時,如何防止啤酒發酵異常吧。
在300升精釀啤酒設備生產中,防止發酵異常需從溫度控制、酵母管理、衛生防護、設備維護、過程監控五大環節入手,結合設備規模擴大后熱容增加、控溫難度提升、批次穩定性要求更高的特點,提出以下針對性解決方案:

一、精準控溫:分層調節+應急冗余
發酵罐結構優化
三區控溫設計:將300升發酵罐分為上、中、下三區(各100升),每區獨立配備電磁閥和溫度探頭,通過PID控制器實現分區調節。例如,艾爾啤酒發酵后期上層溫度易偏高,可單獨降低該區冷媒流量,避免局部過熱導致酵母早衰。
導熱介質升級:外層夾套改用乙二醇-水混合液(防凍型),比純水導熱效率提升20%,減少溫度波動。
動態控溫策略
主發酵階段:艾爾啤酒設定溫度18℃,每小時自動升溫0.3℃至22℃,促進酵母活性;拉格啤酒設定8℃,每12小時降溫0.3℃至5℃,延長風味物質生成時間。
后發酵階段:維持低溫(艾爾4℃、拉格2℃),通過緩慢降溫(每日降幅≤0.5℃)避免酵母應激性自溶。
應急控溫系統
配備雙冷水機(主設備制冷量3kW+備用設備2kW),當主設備故障時,備用設備30秒內自動切換,確保溫度波動≤±1℃。
發酵罐外包裹可拆卸式保溫棉,冬季環境溫度低于8℃時啟用,減少冷媒消耗15%。
二、酵母健康管理:活性監測+代謝調控
酵母擴培標準化
三級擴培流程:
一級:500ml三角瓶,20℃振蕩培養24小時,細胞密度≥1×10? cells/mL;
二級:5L卡式罐,18℃靜置培養48小時,細胞密度≥5×10? cells/mL;
三級:50L種子罐,16℃培養72小時,細胞密度≥2×10? cells/mL后接入發酵罐。
接種量控制:按麥汁體積的0.6%接入三級菌液,確保發酵啟動時間≤4小時(出現CO?氣泡)。
酵母活性監測
顯微鏡檢測:發酵前取菌液樣本,用甲基藍染色法檢測存活率(≥95%),死酵母細胞呈藍色,活細胞無色。
流式細胞儀(可選):批量檢測酵母細胞大小、顆粒度,淘汰異常菌株(如細胞體積縮小30%或顆粒度增加50%的菌株)。
代謝產物控制
溶氧管理:發酵罐充氧時,通過微孔曝氣頭控制溶氧量(艾爾6-8mg/L、拉格4-6mg/L),避免過量氧氣導致雙乙酰生成。
壓力調節:主發酵期維持0.1MPa壓力抑制雜菌,后發酵期逐步升壓至0.15MPa促進風味物質沉淀。
三、衛生防護:無菌操作+死角清理
發酵罐清洗消毒
CIP循環清洗:
堿性清洗(2%氫氧化鈉,80℃循環40分鐘)→ 中間沖洗(純水至pH≤8.5)→ 酸性清洗(1.2%磷酸,70℃循環30分鐘)→ 最終消毒(150ppm過氧乙酸浸泡60分鐘)。
關鍵部位手工清理:取樣閥、壓力表接口每周拆解,用軟毛刷刷洗內壁,浸泡于75%酒精溶液45分鐘。
空氣與工具管理
正壓防護:發酵車間安裝新風系統(風量1200m3/h),配備初效(G4)+中效(F7)+高效(H13)過濾器,維持室內正壓10Pa。
工具消毒:干投酒花勺、溫度計等接觸酒液的工具,用紫外線照射30分鐘或浸泡于0.2%次氯酸鈉溶液20分鐘。
微生物監測
麥汁檢測:發酵前取樣檢測總菌數(≤20CFU/mL)、大腸菌群(未檢出)、芽孢桿菌(≤5CFU/mL)。
酒液檢測:發酵中后期(第5-7天)取樣檢測酵母細胞密度(艾爾≥2.5×10? cells/mL、拉格≥2×10? cells/mL)和雙乙酰含量(≤0.08mg/L)。
四、設備維護:預防性檢修+性能優化
發酵罐維護
密封性檢查:每月用壓力測試儀檢測罐體密封性(保壓12小時,壓力降幅≤0.02MPa),更換老化密封圈。
冷媒管道清洗:每季度用檸檬酸溶液(5%)循環清洗管道,去除水垢,提升導熱效率。
控溫系統校準
溫度探頭校準:用冰水混合物(0℃)和沸水(100℃)每月校準1次,誤差≤±0.2℃。
電磁閥檢修:每半年拆解清洗電磁閥,防止雜質堵塞導致控溫失靈。
重大機遇:預計今年內出臺精釀啤酒標準和相關法規,新政策將接軌歐美現行政策,今后小型精釀啤酒廠灌裝啤酒可正式走向市場,精釀啤酒行業將會迎來健康發展的機遇!
濟南中釀機械設備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于一體的發酵裝備制造企業。公司總部位于美麗的泉城濟南,生產園區位于山東省德州市三唐工業園,公司始終致力于專業為客戶提供包括啤酒、果酒、葡萄酒、白酒、蒸餾酒等領域內的項目咨詢、工藝研發、應用化設計、裝備制造、工程服務、售后維護等一站式服務,您的滿意就是我們的追求。中釀設備出口美國、加拿大、德國、巴西、澳大利亞、北歐、非洲、南美等多個和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