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升精釀啤酒設備生產精釀啤酒時如何提升啤酒的氣泡含量。對于啤酒生產廠家而言,提升啤酒的氣泡含量是非常關鍵的,今天濟南中釀機械設備有限公司的小編就為您具體介紹一下啤酒設備生產精釀啤酒時如何提升啤酒的氣泡含量吧。
在300升精釀啤酒設備生產中,提升啤酒氣泡含量需從原料選擇、糖化與發酵工藝優化、設備設計調整、灌裝與后處理技術四方面綜合改進,具體措施如下:
一、原料選擇:奠定氣泡基礎
麥芽與輔料配比
增加可發酵糖比例:選用淺色基礎麥芽(如皮爾森麥芽)搭配少量焦糖麥芽,減少不可發酵性糊精,為酵母提供充足可發酵糖,促進二氧化碳生成。
添加蔗糖或葡萄糖:在糖化末期或主發酵前添加5%-10%的蔗糖或葡萄糖,提高發酵度,增加二氧化碳產量(需注意控制添加量,避免酒體過薄)。
啤酒花與酵母選擇
低α酸酒花:減少煮沸階段蛋白質凝固,保留更多泡沫穩定蛋白(如4-酮麥芽酚),提升泡沫持久性。
高產氣酵母:選用發酵旺盛、產氣量大的酵母菌株(如英國艾爾酵母S-04),確保發酵徹底且二氧化碳溶解充分。
二、糖化與發酵工藝優化
糖化過程控制
蛋白質休止優化:在52-55℃進行15-20分鐘蛋白質休止,分解大分子蛋白質為小分子肽和氨基酸,既提供酵母營養,又保留適量泡沫蛋白(避免過度分解導致泡沫稀薄)。
出糖溫度調整:66-68℃出糖可提高麥芽糖含量,促進酵母發酵產氣;若需更清爽口感,可縮短出糖時間以減少糊精殘留。
發酵管理關鍵點
主發酵溫度控制:艾爾啤酒發酵初期(前3天)控制在18-20℃,促進酵母快速繁殖和產氣;后期(后3天)降至15-16℃,避免酵母過早沉降,確保二氧化碳充分溶解。
后發酵與冷貯:主發酵結束后,將啤酒轉移至密閉容器進行后發酵(0-2℃,7-10天),使二氧化碳自然溶解至飽和狀態(約6-7g/L),同時沉淀雜質,提升泡沫細膩度。
三、設備設計調整:促進氣泡形成與保持
發酵罐結構優化
錐形罐角度:采用60-75°錐角設計,便于酵母沉降和二氧化碳聚集,減少發酵過程中氣體逸出。
密封與壓力控制:發酵罐配備可調壓力閥,主發酵階段維持0.1-0.15MPa壓力,促進二氧化碳溶解;灌裝前逐步泄壓至0.03MPa,避免泡沫過度生成導致灌裝損失。
灌裝設備改進
等壓灌裝:使用等壓灌裝機,在灌裝前將酒液與瓶內壓力平衡,減少灌裝時二氧化碳逸出,保持瓶內壓力穩定(建議1.5-2.0bar)。
噴嘴設計:采用長管型噴嘴,使酒液沿瓶壁緩慢流入,減少液面沖擊產生的泡沫損失。
四、灌裝與后處理技術
灌裝前處理
冷濾與脫氧:灌裝前將啤酒冷卻至0-2℃,并通過0.45μm濾芯過濾,去除酵母和雜質;同時用氮氣置換酒液中的氧氣,防止氧化導致泡沫衰退。
二氧化碳補氣:若酒液中二氧化碳含量不足(<4g/L),可在灌裝前通過碳化塔補充二氧化碳至飽和狀態(6-7g/L)。
瓶型與包裝選擇
細長頸瓶:選用瓶頸較細的啤酒瓶(如330ml或500ml標準瓶),減少灌裝時液面波動,保持泡沫穩定。
瓶蓋密封性:使用帶透氣閥的皇冠蓋或旋蓋,確保瓶內壓力與外界平衡,避免因壓力變化導致泡沫溢出。
重大機遇:預計今年內出臺精釀啤酒標準和相關法規,新政策將接軌歐美現行政策,今后小型精釀啤酒廠灌裝啤酒可正式走向市場,精釀啤酒行業將會迎來健康發展的機遇!
濟南中釀機械設備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于一體的發酵裝備制造企業。公司總部位于美麗的泉城濟南,生產園區位于山東省德州市三唐工業園,公司始終致力于專業為客戶提供包括啤酒、果酒、葡萄酒、白酒、蒸餾酒等領域內的項目咨詢、工藝研發、應用化設計、裝備制造、工程服務、售后維護等一站式服務,您的滿意就是我們的追求。中釀設備出口美國、加拿大、德國、巴西、澳大利亞、北歐、非洲、南美等多個和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