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噸啤酒廠設備糖化系統生產精釀黑啤時需要提升啤酒的醇厚度。對于精釀啤酒生產廠家而言,提升精釀黑啤的口感是非常關鍵的,今天濟南中釀機械設備有限公司的小編就為您具體介紹一下如何提升啤酒的醇厚度吧。
在10噸啤酒廠設備糖化系統中生產精釀黑啤時,若需提升啤酒的醇厚度,需從原料選擇、糖化工藝優化、設備協同控制及工藝參數調整四方面系統優化,具體方案如下:
一、原料選擇與搭配:奠定醇厚基礎
深色麥芽主導
黑麥芽與巧克力麥芽:作為核心原料,其高溫烘烤產生的焦糖化反應可顯著提升啤酒的色澤與醇厚感。建議占比不低于總麥芽量的30%,例如采用60%基礎麥芽+30%黑麥芽+10%巧克力麥芽的配方。
焦香麥芽輔助:添加5%-10%的焦香麥芽(如80號結晶麥芽),通過其高比例的不可發酵糖(如糊精)增加酒體厚度,同時避免過度甜膩。
蛋白質來源強化
小麥或燕麥添加:在配方中加入10%-15%的小麥或燕麥,利用其高蛋白質含量(約12%-15%)提升中分子蛋白質含量,增強口感飽滿度。例如,燕麥世濤(Oatmeal Stout)的經典配方即通過燕麥添加實現絲滑醇厚感。
二、糖化工藝優化:精準控制酶解反應
糖化溫度分段調控
蛋白質休止階段:在50-55℃下保持20-30分鐘,促進肽酶分解大分子蛋白質為中分子蛋白質,為酒體提供“骨架”。若使用部分溶解麥芽(如小麥),需延長此階段至40分鐘。
糖化主階段:
基礎麥芽為主時:63-65℃糖化60分鐘,確保淀粉充分轉化為可發酵糖,同時保留少量糊精(約5%-8%)以增加酒體厚度。
深色麥芽占比高時:66-68℃糖化45分鐘,利用高溫抑制β-淀粉酶活性,減少可發酵糖生成,保留更多不可發酵糊精(占比可達10%-15%)。
pH動態調節
通過添加石膏(CaSO?)或氯化鈣(CaCl?)將糖化液pH控制在5.2-5.4,促進酶解效率的同時,避免蛋白質過度分解導致酒體單薄。例如,在糖化初期添加2g/L石膏,可提升pH穩定性。
三、設備協同控制:保障工藝穩定性
糖化鍋溫度精準控制
采用PLC自動控制系統,通過電加熱或蒸汽湍流技術實現溫度波動≤±0.2℃。例如,在65℃糖化階段,若溫度偏差超過0.5℃,需立即啟動補償程序。
配備攪拌系統(如懸掛式調速攪拌器),確保醪液均勻混合,避免局部溫度過高導致酶失活。
過濾槽效率優化
使用全自動化過濾槽,通過篩板孔徑≤0.7mm的設計,實現麥汁澄清度≥98%,減少固體廢料(如麥皮)攜帶的酚類物質,避免澀味掩蓋醇厚感。
過濾階段壓力控制在0.1-0.15MPa,防止過濾速度過快導致麥汁渾濁。
四、工藝參數調整:強化風味與口感
煮沸階段酒花與輔料添加
酒花策略:
第一次添加(煮沸開始時):投入總酒花量的10%(如0.5kg苦型酒花),抑制泡沫并促進蛋白質凝固。
第四次添加(煮沸結束前5分鐘):投入總酒花量的40%(如2kg香型酒花),如卡斯卡特(Cascade)或奇努克(Chinook),保留揮發性香氣成分(如萜烯類),增強風味復雜度。
特色輔料添加:在煮沸結束前10分鐘加入橙皮(50g/100L麥汁)或肉桂(10g/100L麥汁),賦予黑啤獨特風味,同時通過輔料中的多糖提升酒體厚度。
發酵溫度梯度控制
主發酵階段:18-20℃下發酵5-7天,促進酵母充分代謝糖分,生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同時避免高溫導致酯類過量產生(可能掩蓋醇厚感)。
后發酵階段:降溫至4-6℃后熟10-14天,使酵母沉淀,酒體澄清,同時融合風味物質,提升口感圓潤度。
五、案例參考:德式黑啤的醇厚化實踐
原料配方:
基礎麥芽:70%
黑麥芽:20%
巧克力麥芽:10%
焦糖麥芽:5%(可選,用于進一步增甜)
糖化工藝:
52℃蛋白質休止30分鐘 → 65℃糖化60分鐘 → 78℃麥汁終止酶解
過濾后麥汁濃度:16.5°P
發酵管理:
使用艾爾酵母(如S-04),19℃主發酵6天 → 5℃后發酵12天
最終酒精度:5.8%vol
感官評價:酒體飽滿,焦糖香與烘焙味突出,收口干爽無澀味。
重大機遇:預計今年內出臺精釀啤酒標準和相關法規,新政策將接軌歐美現行政策,今后小型精釀啤酒廠灌裝啤酒可正式走向市場,精釀啤酒行業將會迎來健康發展的機遇!